新闻
2021年10月
教育传媒到校直击 林大辉中学 - 2021年10月
一流软件硬件 推动全人发展 体艺学术文化深化普及化 多元路向•成就一人一梦想
林大辉中学在体育及创意艺术领先全港中学,为香港培育了国际级的体艺精英。作为直资学校,学校能发挥高度弹性的资源的优势,并以超越时代、具有前瞻性的发展思维办学。郭剑辉校长表示现时学校已打稳基石,期望能「承先启后」,在深化学术、体艺方面的教育层次同时,也着力发展创意科技及文化项目,真正达致全人教育的核心理念。
带动全校体艺普及 成就全人教育
郭校长认为要把体育发展推展至下一层次,就先要带动体育文化的全校普及。「正如校训所言『多元启智 坚毅乐群』,体育运动背后所带出的正正就是坚毅精神。而学生在参与运动的过程中,除了锻炼精神,更能发展如沟通技巧、团队合作等软技能。」
不论是课内或是课外,学校都积极以不同活动和政策推动普及体育文化,开拓学生眼界,并从中发掘具有潜质的运动员。在初中体育课规划上,单车、剑撃、游泳等体育项目已纳入常规课程中,未来更会发掘更多项目。与此同时,学校亦正着手筹备「体育节」活动,活动内容包罗万有,包括特色体育项目体验、著名运动员到校分享、体育比赛等。郭校长表示:「亲身参与是全人教育的重要一环,而学校能做的就是为学生提供平台,鼓励学生参与。例如学校每年都会筹办全港小学校际邀请赛,不仅让小学生认识林大辉中学,推动体育文化,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,训练领袖才能,真正实践全人教育。」
学校每年都会投放大量资源,举办盛大的时装活动,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和激发艺术潜能,这个「年度盛事」亦使校内艺术风气盛行。然而,郭校长认为艺术创意不能只局限在校园里,更应该推而广之,达致校园内外互相交流启发的效果,因此学校期望在运作层面上能进一步。在时装设计方面,借着引入更多演示平台,及邀请不同艺术界别的专业人士一同参与,让学生的创作成果能展示在大众面前。而且,学生也能够接触到行业内的人士,了解行业生态和走向,从而启发他们对未来路向的规划。
伙伴学校计划 助体育学业双轨发展
林大辉中学在支援精英运动员方面早已发展出全面完善的系统。学校与香港体育学院合办「伙伴学校计划」(Partnership School Programme),让学生能够投入专业体育训练,也能兼顾学习效能,实践学业及运动双线发展。
现就读中六的杜美玉同学,在课堂以外是一位赛艇运动员。她直言选择入读林大辉中学的主要原因是学校的「伙伴学校计划」:「对我来说,作为学生运动员需对的最大困难,便是平衡学业和运动两方面的发展。我每天都在『训练、上课、下课赶上地铁参加训练、完成训练后回家匆匆梳洗入睡』的循环之中,实在感到心力交瘁,欠缺温习时间也让我的学业成绩大大倒退。而『伙伴学校计划』完全是为学生运动员量身打造,帮助我平衡学业和运动发展。」
计划为学生运动员提供校车接送,省却自行乘搭公共交通工具的时间,也不用担心提前放学或是错过训练,让他们可以全神贯注在体育训练和课堂之中。与此同时,学校更会对每个课节进行录影,让学生运动员即使身在外地训练和比赛,也能够可以随时复习;学校更会为他们提供补习支援,以补足较一般学生紧凑的课时。学生运动员更经常在上学和训练以外的时间,向学校老师请教课业上的困难,解决课业上遇到的障碍,以应付文凭试,夺取佳绩。
软硬件双轨齐下 锐意科技发展
学校捉紧疫情所带来的「校园空档」,启动新翼扩建计划,而新翼教学大楼亦于本学年落成并陆续开放使用,每层占地9,000呎,分别建设成创新及科技中心、学习资源中心、餐膳及活动中心。创新及科技中心内设有传统电脑室、创意媒体工作室、AI人工智能实验室等的重点实验室。郭校长强调创新及科技中心是让学生发挥创意科技的重要据点:「知识只是发展创意科技课题上的基础,学生必须把知识融会贯通,继而进行技能实践,才能真正把知识内化成智慧,灵活应用在日常生活之中。」
与此同时,学校亦重新检视课程架构,加入科创元素,帮助学生装备自己,迎接科技时代。林大辉中学的学校校董会中有多位来自不同界别的专业人士,如香港中文大学工程学院副院长(外务)黄锦辉教授等,能就课程架构给予宝贵意见,帮助定立未来数年的发展框架,确保学生能学习到具前瞻性的科技知识。初中课程中加入编程(coding)、人工智能(AI) 等课题,同时加入实践课,让学生能在汲取课本知识后,通过实作内化所学。
以兴趣启发潜能 活动教学更显果效
学校于去年起作出新尝试,以利用机械零件帮助宠物为课题,推展全级专题研习,让所有中一、二级学生参与其中。在过程中,教学团队将learning across curriculum(跨课程学习)的教学概念融入课题架构之中,利用专题研习把各学科知识融合。学生需要活用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及实作知识,例如科学科中所学的动物身体特征、编程课中的编程理论和技巧等,并加以实践应用,把设计概念转化成实体。而且,学生在学期末更会参加成果发表展览,在礼堂向全校师生演示,真正做到跨学科学习。郭校长笑言:「学生在整个专题研习中可说是全情投入,更是『手口并用』,不仅要制作演示模型,更要撰写演讲稿向师生介绍作品。既能创造,又能精准表达设计缘起、概念及实际操作。由此可见,教学不能只局限在课本知识上,『跳出课本』更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,更显教与学果效。」
与此同时,学校亦针对对特定课题如编程、机械人等有兴趣的学生,筹措小组对焦活动。对焦小组旨在「以兴趣带动潜能」,让学生在有兴趣的领域有更深入的探究,在发展兴趣的同时,更能启发科技潜能。在学习更高阶的知识和技巧后,对焦小组会透过组织不同友校,举办交流比赛,给予学生验证学习成果的机会;学生在过程中彼此学习,共同进步,完善自我。
广泛空间应用 日常交流装备软实力
新翼教学大楼完成扩建工程,除了设有创新及科技中心外,新落成的学习发展中心有近一万呎空间,不仅可以容纳更大藏书量,更能给予学生更多阅读空间。郭校长笑指一众教职员参观学习发展中心时,都赞叹不已,纷纷表示比大学图书馆更大,藏书量更丰富。而餐膳及活动中心有着广泛的应用空间,包括能作饭堂之用,可容纳上千位学生一同用膳,配置校内厨房亦有效保障食品的卫生和安全。而且,师生可按教学和活动需要,以分隔板灵活制造个人或小组空间,进行各类活动;更可到大型剧场进行全校性活动,如讲座、话剧演出、座谈会等。郭校长强调:「餐膳及活动中心为学生开拓发展空间,不论是思考空间、个人空间,或是小组空间,都能够得到满足。对学生来说,校园内的每个地方都是学生们社交和群性发展的重要场所。互动交流便是『在活动中学习』的好例子,学生之间除了能够交换想法,更是训练沟通协作能力的上好机会。日后即使是大学活动筹划协作,还是工作上的沟通协调,学生们都会因在林大辉中学『习惯成自然』,处理起来便能得心应手。」
与此同时,随着学校的中华文化馆于18-19学年投入启用,增进学生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兴趣及认识。馆内设计开扬优雅,学生可以在内进行中史课、文化课时,亦可研读馆内与中国文化有关的藏书,更可在大型投射屏幕观看历史文化纪录片,从不同媒介汲取中华文化知识。学校亦在校本课程中注入中华文化元素。学校正自资编写校本教科书,并邀请教育局及大学教授作顾问或参与,期望在具有结构性及富有前瞻性的课程中,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认识中华文化,并加以内化,发展成终身受用的人生价值观。课堂以外,学校透过不同活动,在全校学生潜移默化中,促进对中华文化的认知。例如去年便在试后活动期间举办了第一届「中华状元红」文史常识问答比赛,当中更加入电子竞技(E-sport)元素,利用KAHOOT平台进行竞技问答比赛,考验脑袋亦考反应,趣味十足,一众学生都踊跃参与,全情投入,寓游戏于学习之中。
多元化配置 实践全人教育
学校重视全人发展,致力培育具优秀学术成就及品格的学生,在发展才华和潜能同时,强调品格培养,健康生活模式及全人发展。郭校长解释全人教育理念的重要核心,是对学生在价值观和德育的培养:「我深信『不论有多大成就,个人的品格和价值观还是最重要的一环。』正正如此,学校重新检视校内运作,在初中阶段加入生命教育校本课程。课程由班主任带领,与学生探讨自律自理技巧、认识自我、巩固自身品德、价值观等课题,期望能启发他们成为更好的人。」
要发展全人教育,全方位学习必不可少。学校致力为学生提供在真切情境和实际环境中学习的机会,通过设立多个联课活动及经历学习机会,丰富他们的其他学习经历。学生除了可以加入三十多个学会及四社,更可参加参观考察、讲座、订定目标学习技巧及思维能力训练工作坊、历奇训练等活动。在常规课程架构上,学校更在上课时间表中规划「多元智能课」课节,活动内容多元化,包括语文活动、领袖训练、历奇活动、义工服务、社区参与等,培养学生素养、发掘多方面的潜能。而且,透过组织不同学生领袖团队和委员会,能效提升学生的参与感,建立对学校归属感,亦能发挥领袖才能,为未来升学及就业做好准备。